全国服务热线:0633-6868667
在化工领域,安全事故的阴霾始终如高悬之剑,威胁着生命、财产与环境安全。2025 年 5 月 27 日,山东高密友道化学有限公司的爆炸事故,以 5 人死亡、6 人失联、19 人轻伤的惨痛代价,再度为整个化工行业敲响了震耳欲聋的安全警钟。化工企业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、运输、反应等众多复杂且高危环节,任何细微疏忽都可能如点燃的导火索,引发不可挽回的灾难。如何有效减少安全事故,成为化工企业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核心课题。
依据《安全生产法》及相关标准,化工企业需对生产工艺、设备设施、作业环境展开全方位风险排查与精准评估,划分风险等级,制定针对性管控策略。以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车间为例,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、安全联锁装置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,对这类高风险区域不仅要增加巡检频次,更要安排专人实时监控,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。同时,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,采用日常排查与定期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,对排查出的隐患建档立册,严格按照 “五定” 原则,即定整改措施、定责任人、定资金来源、定完成期限、定应急预案,确保隐患从发现到消除形成闭环管理,杜绝其演变为事故。
制定清晰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,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至每个部门、岗位与员工,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,使安全职责具象化,形成全员参与、协同管理的良好格局。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详细、可操作的操作规程,涵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与岗位。例如,AQ 3062 - 2025《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》明确要求操作规程包含异常工况处置步骤,并每三年全面审核修订,确保其与生产实际紧密贴合且与时俱进。加强人员教育培训,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,考核合格方可上岗;在职员工也要定期接受安全再培训与考核,培训内容囊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操作规程、事故案例分析、应急处置知识等,同时建立完善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,详实记录培训过程与结果。强化生产现场管理,危险化学品的储存、使用和运输严格遵循相关规定,设置专门储存场所,配备齐全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,特殊作业如动火、受限空间作业前,严格办理作业许可证,细致开展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确认。此外,制定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,包括综合、专项及现场处置方案,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演练后及时评估总结,针对问题优化应急预案,确保关键时刻发挥实效。
动火、进入受限空间、高处、盲板抽堵、吊装、临时用电、动土等特殊作业,是化工生产中的事故高发环节,必须严格管理。动火作业前,对动火设备、管道进行彻底清洗、置换与通风,检测合格后才可动火,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监护,配备充足灭火器材;进入受限空间作业,严格遵循 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 原则,检测受限空间内气体,确保氧含量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标,作业人员佩戴专业劳动防护用品,如空气呼吸器、长管面具等,全方位保障作业安全。
在项目基础设计阶段,运用 HAZOP/LOPA 方法对过程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,全面涵盖异常工况,如断电、搅拌停转、冷媒中断等,尤其 “两重点一重大” 装置必须开展 HAZOP 分析,从源头优化工艺设计,降低危险因素。高危工艺与重大危险源必须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(SIS)和紧急停车系统(ESD),实现高危工艺投料、反应、后处理全流程自动化,减少人为操作失误,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搭建完善的工艺参数监控系统,对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液位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测与报警,一旦参数超出正常范围,系统即刻发出警报,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整,确保工艺始终稳定运行。
设备选型时,充分考量安全性、可靠性与适用性,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优质设备。设备安装严格依照说明书与相关标准执行,保障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。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,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、润滑、紧固、防腐、检查等维护工作,关键设备和安全设施增加维护频次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定期对设备,尤其是压力容器、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,按照规定检验周期与项目进行检验,对检验不合格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,实现设备从选型、安装、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。
树立正确安全价值观,将安全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与管理目标,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、安全演讲比赛、事故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营造全员关注安全、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。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安全管理建议与意见,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给予奖励,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性机制,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员工心中,从 “要我安全” 转变为 “我要安全”。
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防范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,需要从制度建设、作业管控、设备维护、人员意识等多维度协同发力。只有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,将安全管理落实到生产的每一处细节,化工企业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实现可持续发展,避免重蹈高密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覆辙,守护生命与环境的安全防线。